12月20日,巴中市第二届中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通江中学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为期2天,来自各县区中学语文教研员、全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近100人参加。
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为主题,进行初高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优秀课例展示。献课老师多角度多层面展示了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不论是学习目标的阶段性阐释,还是任务单的可视化设计以及情境化的铺设方式都充分体现了群文思维的理解与运用。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特级教师李本文从前置学习、议题指向、设计问题、学习支架等四个维度对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以《核心素养下多样态阅读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对阅读意义、现状与对策以及多样态阅读应有功能、整本书阅读进行深度阐释。
通江第三中学向重明以阅读与文化自觉的深层次联系进行《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的省级群文阅读课题阶段成果汇报。
正高级、特级教师蔡大才从群文阅读发展方向、基本内涵、设计策略、教学实施等四个方面作《群文阅读的设计策略与教学实施》专题讲座。
市教科所高中语文教研员陈银春作《练就“蚂蚁之眼” 活跃“群文思维”》专题讲座,他认为群文阅读教学要练就“蚂蚁之眼”,搜寻文本内核。既要合理组文,又要阅读体验,还要任务驱动,更要有科学问题设计。聚焦中心,思路开阔,案例生动,文化浓厚。
市教科所初中语文教研员苟志弘在《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专题讲座中,从方法策略、任务活动、组织学习、课堂把控等四个方面对中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提出了中肯建议。
本次活动聚焦中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旨在提升全市中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能力,促进阅读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助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附: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 |
课题 |
年段 |
等级 |
蒋春艳 |
古诗词中的愁 |
初中 |
1 |
杨丽 |
经典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品析 |
初中 |
1 |
周绍梅 |
人间有味是清欢——散文阅读三步法 |
初中 |
1 |
何姗 |
情感是怎样炼成的——以牛郎织女类诗词为例 |
初中 |
1 |
许长青 |
小说情节突转探秘 |
初中 |
1 |
杨清 |
品劝说之妙,究劝说之道 |
初中 |
1 |
张丽萍 |
“三叠式”结构布局 |
初中 |
1 |
童秋侠 |
非连续文本阅读 |
初中 |
1 |
赵红梅 |
领悟托物言志类文章主旨的方法 |
初中 |
1 |
黄燕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说中因果关系的作用 |
初中 |
1 |
任格 |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
高中 |
1 |
陈柏伊 |
剪不断的生命脐带 |
高中 |
1 |
杜华英 |
梦想与奋斗 |
高中 |
1 |
白倩 |
宋代豪放词中的家国情怀 |
高中 |
1 |
胡国庆 |
游记的奥秘 |
初中 |
2 |
赵杨梅 |
俗世奇人 |
初中 |
2 |
陈敏 |
叙事散文的谋篇布局 |
初中 |
2 |
张波 |
探寻“孤独”之美 |
初中 |
2 |
侯莉君 |
初探如何把握记叙文的线索 |
初中 |
2 |
杨梅 |
母爱,人间第一情 |
初中 |
2 |
马惠群 |
坚持还是改变 |
初中 |
2 |
胡廷东 |
走近鲁迅 |
初中 |
2 |
张勤勤 |
虚实结合,巧寄离情 |
初中 |
2 |
王立 |
一样的景,别样的情 |
初中 |
2 |
龚秋璇 |
母爱,开在细微之处的花 |
初中 |
2 |
宋静 |
拟人化描写动物的作用 |
初中 |
2 |
赵雯 |
择线穿珠 |
初中 |
2 |
秦瑶 |
失去了倍感珍惜——感念深深母爱 |
初中 |
2 |
闫鸿 |
揣摩作品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
初中 |
2 |
马晓庆 |
思从矛盾辨,理由是非明 |
高中 |
2 |
苟力川 |
由“象”及“意” |
高中 |
2 |
秦香莲 |
从“酒”中品味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
高中 |
2 |
陈丽娟 |
文学作品中的乡愁情结 |
高中 |
2 |
赵刚 |
古诗词中的柳树意象探析 |
高中 |
2 |
黄军祥 |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英雄形象 |
高中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