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两首词,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2、感悟两首词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怀,陶冶爱美情趣。
3、拓展欣赏其他词作,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学习重难点:
体会词中的情感,培养对词的初步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
1、有关作者的生平及词作的创作背景。
2、学生搜集一些描写春景的诗和词,课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3、彩色插图,CAI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想象、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读“预习”内容,了解词律常识。
1、学生读,勾画有关内容。
2、教师举例说明。
3、让学生说说自己积累的词。
二、介绍作者(略)。
三、学习《忆江南》一词。
1、初读,感知词的内容。
自由读——抽读——范读——赛读
2、再读,了解词句意思。
读词句——读注释——体会质疑——讨论交流
3、品读,感悟词句的意境。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⑵看插图,轻声诵读,景情结合感知、想象。
⑶说说词中描绘的江南风光。
⑷你还有什么疑难点,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⑸用自己的话描绘你看到的家乡春色。
⑹课件展示江南特有的自然风光。
⑺面对如此美境,你会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怀?
4、诵读,体会情感。
江花——红胜火
⑴看板书诵读
江水——绿如蓝
⑵听乐曲诵读。(放轻音乐《春天在哪里》)
⑶看插图背诵。
⑷体会作者面对如此美好的江南风光所产生的情怀?(出示CAI课件)
⑸你读了这首词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他人分享。
5、点拨、引导,培养能力。
⑴“能不忆江南”反问句的作用。
⑵再次感悟对偶句中比喻的精妙之处。
⑶总结学词的方法“读—思—探—悟”。
6、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⑴小组合作一幅“江南水乡”图。(突破教材插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