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要让学生知识面广,必须重视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年级学生赵冀川,他一听到读书就感到烦恼,数学成绩优,语文基础知识较好,字也写得好,但在考试的时候,对于阅读题就成问题了,草草从事,20分的题只能得8分,平时读书也不流利,不能有感情地朗读,普通话也不标准,对不认识的字也不习惯查字典,造致发音不准。
对于这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差,但是又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存在的原因是:
一、家长的重视不够,缺乏阅读资料;
二、在老师教学时没有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阅读时间;
三、不会正确使用工具书;
四、缺乏阅读的目的性;
五、开展阅读方面的活动较少,没有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针对该名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一开学老师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及时家访,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存在的问题,动员家长多给学生购买相关的阅读辅导资料,以增加知识面;
二、每天早上给学生一个小时阅读时间;
三、规定时间要求学生在家里早晚养成阅读习惯,由家长监督辅导完成;
四、在学校上阅读课文时,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问阅读;
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正音;
六、多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听故事、讲故事,知识竞猜等活动。
通过一学期的培训,我班学生在阅读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到校能自觉阅读,回到家中也不用强调便自觉阅读,在完成阅读题时,明显有所进步。在学校举行各项阅读竞赛,学生便勇跃报名参与。
上一篇:初中阶段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言语形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浅析
巴中市教科所关于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线上教学优秀课例评选活动的通知
2020-02-24巴中市2007年初中毕业及高中升学考试各学科分值设定及命题说明
200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