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_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1970-01-01 08:00:00  浏览:855  作者:管理员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书信中作者运用故事巧妙地阐释了爱情的真谛,对女儿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爱情,可以说是人生命本能的一种活动,一种体验。人在花季,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因此在教学中我借这篇课文拓展延伸,让学生好好思考,品味爱情的意义,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学做如下安排: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完成词语、名言、警句的积累。
2、读懂故事寓意,体会作者运用故事阐述爱情真谛的妙处。
    3、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爱情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制作课件
[教学构思]
一、激情导入
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二、熟悉作者
学生简介作者,思考用书信回答女儿的问题的好处。
三、初读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父亲写信时的心理。
2、怎么看出的?
3、再读课文思考“我”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问题,却说到少年时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完成填空。
5、师生共同阐述故事所蕴涵的寓意,
四、精读感悟
1、学生齐读24、25段,思考如何对待爱情,再读课文,找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2、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加以揣摩,集体展开讨论。
五、拓展升华
1、请学生说出知道的歌咏爱情的成语、诗句,名言、经典故事,进行拓展阅读。
2、活动,你认为中学生应该谈恋爱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读写创新
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喜欢的形式谈谈什么是爱情?
学生展示交流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