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科: 美术
二 课例名称: 添画
三 任课教师: 何春梅
四 指导教师: 李光珍
五 课型: 新授课
六 年级: 二年级
七 教材版本: 人美版
八 教学设计
1.课题: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添画)
2.课时:一课时
3.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画、剪、贴)的能力,掌握图片添画的基本方法。
(2).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两页,为学生提供了作品欣赏和基本制作方法,学生通过欣赏作品,知道一张普通的风景图片经过动手添加,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情趣。
小组讨论,选择图片,合作完成作业的活动场面图片,提示教师和学生可选择使用的学习方法。
(3).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应会: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画,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景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 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5)教具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6张,绘画用具.
生:卡纸,剪刀,胶棒,彩色笔,方便袋一个.
(6)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师生合作法,情境陶冶法和行为训练法
板书设计
添 画
¬ 画
剪 贴
画 剪 贴
(九)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让学生对添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板书课题------添画
(2).师生合作,讲授新课
讨论添画的方法
通过对比图片讲解添画的注意事项
师生合作添加一幅画
(3).小组讨论,合作,共同完成作业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能否巧妙的利用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添加的构图是否美观.
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5).展示,讲评作业:
1,展示作业.
2.自评作业.
3.教师点评.
(6).欣赏,延伸,布置课后作业
(7).小结:
. (十)课后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能够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画,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了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十一、课例点评: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让学生对唐老鸭的帮助,使学生对添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调动起来,这样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教师又以学生讨论,对比图片为主线,通过讨论的方法(画、剪贴、画剪贴)使愉悦的氛围得以延续。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才会有成效。
第二,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它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形式的活动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到,本节课设计的师生合作,层次清晰,目的明确,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从活动中学习美术知识。
第三,立足课堂,延伸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割裂的 。这样的教学是死的,它无法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要学生学,改变成学生自己学,让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从而学习美术知识,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掌握图片添画的基本方法,感受生活的美,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走出课堂。
上一篇:认真倾听很重要
下一篇:《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巴中市教科所关于开展2019年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
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