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是唐朝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他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心和祝福。
二、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过程目标:采用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中悟情,读中悟美。
情感目标: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悟诗情、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本课设计侧重从潜心品析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体会法——课件演示法
五、教学准备:
CAI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给你们播放一个动画,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看。
(课件显示一送别场面)再用一故事引入新课
师:据说图中的一位是唐朝的大诗人,他的好友将去很远的地方赴任,于是他特意走了一天的路,赶到朋友的住处去送别,没想到他这一送呀,竟感动了无数代人。同学们,想知道他们之间是怎样相送的吗?
板书《送元二使安西》。
(二)、品味诗题,畅想诗情
师:这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谁了解王维?
师:谁会读这个诗题?
师指导:读诗跟平常读课文不一样。要读慢一点,缓一点,悠扬一点儿,要读出节奏美。可以假想自已就是诗人。
师范读诗题
生个别读、齐读诗题
师:再来读读诗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自由答
(三)“一唱三叹”式诵读,感悟诗情诗意。
1、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读读整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并结合注释和插图。
师相机指导可能出现的读音问题(如“朝”“舍”)
2、引导想象,初步感悟整首诗的意境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听着听着,你眼前仿佛看到些什么?
师配上《阳光三叠》曲深情朗诵,生边听边想象。
师:同学们能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真了不起!知道王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
师:诗人在送别好友的酒桌上,触景生情,挥笔写下这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3、多种形式诵读,体味诗中写景句
师:这是怎样的情景?大家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来,我的小诗人们,试着读读诗的前两句吧。
生自由读、抽生读、小组赛读
师:真是太美啦!老师现在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渭城的美
(投影出示渭城图)
师生一起欣赏渭城的柳色、空气、客店
4、“一唱三叹”式诵读,深切感悟朋友之情
师(深情):渭城,清晨,一场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土。客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青翠欲滴,客店也显得更加洁净舒适。在这样的一个早晨,好朋友却要分别了,你舍得跟朋友分别吗?
师:美景不能留朋友,此刻,唯有举杯――(一叹)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板书――劝)
师:是啊,景再美,情再真也留不住我的朋友,他要到哪里去?
师:那安西的风光又是怎样的呢?
(多媒体出示阳关图)
师:渭城这儿春雨绵绵,柳树发新芽,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
(多媒体出示路线图)
师:渭城在今陕西省渭河以北。元二要从渭城出发,跨过陇山,穿过河西走廊,到甘肃省敦煌的西南阳关,再往西走,到新疆的库车县,古时这里称为“安西”。这一路上,只有荒草、沙漠、戈壁。整整三千多公里啊!如果是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时间。
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友人分别时洒下的不舍之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现在,好朋友就要独自去那么远那么荒凉的地方。尽管窗外美景如画,但他们还有心看美景吗?
生扮演王维和元二进行临别赠言
师:是啊,渭城的风景多么美啊!亲爱的朋友,我多想和你一起天天观赏美景啊,可你却要远行千里,不知何时才能相聚,此刻,只有------(二叹)
男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亲爱的朋友啊,你在安西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相伴,我不放心你啊,却又无可奈何,此刻,只有-------
女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朋友啊朋友,握着你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
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劝君更尽一杯酒”,同学们,他们喝下的就仅仅只是一杯酒吗?这酒中还包含着其他什么滋味什么情感呢?
(师板书:情)
师:这一杯酒够不够?
师:那再来一齐读
生:深情地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叹)
师:不知道喝了几杯了,这杯酒喝完了,元二也该启程上路了。来,我们踏歌吟诵全诗,为元二送上一程吧!(播放《阳关三叠》)
师生和着音乐一起深情吟诵。
师:同学们,学了这首诗,我们被王维用“以酒”相送好友的那份情所感动!
(板书:酒)
在生活中,我们都曾经历与伙伴、亲人、朋友的分别,那在离别之际,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说,你们会说些什么呢?送别的方式除了“以酒相送”,还可以“以话相送”“以歌相送”“以目相送”。现在,同学们,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说给大家听。
(放音乐。学生互相说,师巡视。)
师生互动: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非常好,我真舍不得你们哪,临别时我也祝同学们:愿君更上一层楼,长大立志效袓国!
师:同学们,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知音人!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朋友虽然远去了,但我们更相信:(课件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生深情齐诵
附: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劝 情
酒
通江民胜小学 周 厉
巴中市教科所关于全市普通高中2016级年段学情统一检测的通知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