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做好四川省第三、四、五届普教教学成果编撰工作的通知 | ||||
各市(州)教科所(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为记载我省普教事业的发展历史,丰富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搭建优秀教学成果推广运用的有效载体,经研究,决定编撰四川省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集。现就做好成果集编撰工作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编撰原则 (一)真实性 成果集必须真实反映获奖成果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成果的特点、创新点和成效等。 (二)科学性 成果集必须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立足发挥教学成果的指导实践功能。 (三)规范性 成果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体例和字数要求,做到论证严密,表述简要,格式规范。 二、编撰体例和字数要求 (一)编撰体例 1.第三届 请与省教科所相关人员联系,获取已有的第三届成果集初稿。若有部分成果初稿缺失者,请相关市州或高校补齐。 第三届成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效果、问题与思考等五个部分。具体格式详见附件1:第三届成果集的编撰体例。 2.第四届 请与省教科所相关人员联系,获取已有的第四届成果集初稿。若有部分成果初稿缺失者,请相关市州或高校补齐。 第四届成果集保持现有稿件的编撰体例不变。 3.第五届 (1)成果名称 必须准确反映获奖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字数不超过30字。如果成果集的成果名称与获奖时的成果名称有出入,则需以页末注释的形式注明获奖时的成果名称。 (2)相关信息 包括成果获奖等级、完成单位、完成人和成果来源。其中,完成单位不超过3个,完成人不超过5个,成果来源可有各级课题(例如,2010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行政管理(例如,2010年XX市教育局专项)、个体经验、其他。 (3)主体内容 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为:①成果背景(为什么研究、解决什么问题),②成果内容(理性认识成果、实践操作成果),③成果特点或创新点,④成果效果(推广范围、成果实效),⑤问题与思考。 其中,“成果内容”是成果集的主体部分,必须予以重点突出。 (4)其他 文末须注明撰稿人和审核人姓名,各1人。其中,撰稿人必须是该项成果的完成人之一;审核人由各市(州)教科所(院)和各有关高校根据成果审核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 具体格式详见附件2:第五届成果集的编撰体例。 (二)字数要求 第三、四、五届教学成果的字数,每项获一等奖者不超过4000字,二等奖不超过3000字,三等奖不超过2000字。 三、其他 请各市(州)教科所(院)和有关高校在2014年3月31日之前,组织完成本地区或单位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获奖成果的编撰、审核(一审、一校)工作,并将各项获奖成果的稿件(电子版)发送至省教科所。 同时,各市(州)教科所(院)和有关高校需专设工作人员1名,负责本地区或本单位第三、四、五届成果的审稿工作。原则上,该审稿人进入第三、四、五届成果集的编委名单,但每届仅限1人。 联系人:杨贤科(028-85876182)、王跚(028-85876134) 邮 箱:2452526@qq.com
附件:1.第三届成果集的编撰体例 2.第五届成果集的编撰体例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附件1:
第三届成果集的编撰体例
附件2:
第五届成果集的编撰体例
|
巴教学会[2008]08号关于召开中学数学专委会二届二次年会暨举办全市中学青年数学教师说课评比活动的通知
2008-04-29